器械為何會生鏽呢?
我要購買
我要兌換
產品說明

器械為何會生鏽?完整解析與診所預防對策
您知道嗎?即使是高品質的醫療器械,若保養不當仍可能出現生鏽問題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器械生鏽的關鍵原因,並提供診所實用的預防對策。
手術器械生鏽是長期以來困擾診所/醫院普遍性的問題,手術器械絕大部分由金屬材料做成,以鋼鐵材質居多,且多為不鏽鋼,醫療器械為保持其高硬度及鋒利度,多採用僅含13%Cr的不鏽鋼作為材料,但卻相對容易生鏽。
金屬器械對滅菌因子的適應性比較廣,它們耐高溫、耐高壓、耐輻射,但多數不耐腐蝕。器械生鏽不僅會給醫院/診所造成損失,而且黏有鏽跡的器械表面容易形成生物膜,造成滅菌失敗,可能引起醫源性感染。因此,在整個清洗、消毒及滅菌過程中要格外注意器械的物理性能,採用最佳的清洗消毒流程,減少器械損耗。
1. 以下為手術器械生鏽可能的原因:
- 1.1 氯化物引起的生鏽
- 目前臨床仍常規使用含氯消毒劑浸泡器械;
- 水中含有天然氯;
- 蒸汽滅菌用水及最後清洗用水因處理不合格使水中氯離子超標 (所有消毒鍋廠商都要求使用醫療級蒸餾水);
- 手術中使用生理鹽水紗布擦拭器械;
- 接觸器械的血液中含氯化鈉,乾涸後對不鏽鋼造成更大損害。
- 1.2 酸引起的生鏽
- 酸性清潔劑 pH<7 可去除無機污物,但易腐蝕器械;建議使用弱鹼性清潔劑 (pH 7~10)。
- 局部涂擦除鏽劑可去鏽,但不建議浸泡,以免加重損壞;效果不佳者建議報廢。
- 含氯消毒劑、二氧化氯等酸性消毒劑亦具有腐蝕性。
- 1.3 水引起的生鏽
- 水為清洗、消毒、除鏽劑的溶劑;
- 用於蒸汽滅菌器及預洗、沖洗;
- 水質不佳或沖洗不乾淨會腐蝕器械,幾乎所有器械製造廠都請診所使用蒸餾水來清潔;
- 水膜殘留會吸收空氣中氯化物,破壞氧化膜,挑選乾燥效果好的消毒鍋也能延長壽命。
- 1.4 環境因素
大氣溫度與濕度影響鏽蝕速率,當濕度>75%時,金屬表面易形成水膜;溫差造成冷凝水亦會引起生鏽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、酸鹼鹽粒子也為腐蝕因子。
- 1.5 機械作用
關節處磨損最易生鏽,表面處理差或清洗工具不當都會破壞保護膜,加速鏽蝕。
2. 管理措施
2.1 正確的操作流程消毒步驟:
超音波清洗 → 沸水清洗 → 乾燥 → 上防鏽潤滑油 → 高溫高壓
注意事項:
- 禁用含次氯酸鈉消毒液;
- 不能和已經生鏽的器械放在一起,避免交叉感染;
2.2 保濕處理
手術後應及時清洗器械,若無法立即清洗,可用酵素清洗液保濕,迅速分解血液、組織等有機物,降低腐蝕率。
2.3 正確使用清洗劑、潤滑劑、消毒劑、除鏽劑
- 酵素清洗液及潤滑液應每次更換;
- 選擇中性或鹼性清潔劑;
- 依廠商要求控制濃度、溫度及浸泡時間;超音波及清洗消毒器水溫應≤45℃;
- 感染患者器械先用含防鏽劑的消毒劑浸泡再清洗。
2.4 器械分類
清洗前將生鏽器械單獨處理,去污後應專人檢查,避免鐵離子污染其它器械。
2.5 減少機械磨損
避免使用硬毛刷、鋼絲球等破壞表面保護膜。
2.6 保持器械乾燥
潮濕器械影響滅菌,應使用乾燥設備處理後再上防鏽油,隔絕空氣及有害化學物。
2.7 定期監測水質
定期檢測蒸汽滅菌器用水及最後沖洗純化水品質,清洗時使用軟水,最終沖洗使用蒸餾水。
2.8 器械存放
存放於乾燥無塵環境,避免溫差冷凝。器械包應分類存放,勿與化學藥品混放。
總結|器械保養七大黃金準則
- 1. 選擇高品質器械
- 2. 使用好的水質(蒸餾水)
- 3. 使用中性酵素且具防鏽功能的消毒藥水並立即浸泡
- 4. 選擇乾燥效果好的消毒鍋
- 5. 器械打包存放,勿暴露於潮濕空氣中
- 6. 超音波震盪機內放置器械盒,避免碰撞磨損
- 7. 定期為器械上防鏽保養油
注意:已經生鏽的器械請務必立即進行除鏽處理,並與其他器械分開擺放,否則會造成同時浸泡的器械也出現生鏽狀況;處理後仍無法去除鏽蝕的器械,也應立即拋棄以避免感染風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