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臨時牙冠材料選購指南】牙醫師必知的5大類型與臨床應用比較
在牙科修復治療中,臨時牙冠扮演著至關重要的過渡角色。選擇合適的臨時牙冠材料不僅影響患者舒適度,更直接關係到最終修復效果與治療效率。本文將深入解析市場上主流的五大類臨時牙冠材料特性、優缺點及適用情境,並提供臨床選材比較表,助您做出最精準的臨床決策。
一、為何臨時牙冠材料選擇至關重要?
- 保護預備後牙齒結構:預防菌漿滲漏與機械損傷
- 維持美觀與咬合功能:確保患者日常咀嚼與外觀需求
- 防止牙齒移位:保持牙弓排列穩定
- 測試修復設計可行性:預先評估咬合及修復方案
若選錯材料,可能導致:
- 頻繁斷裂增加回診次數
- 邊緣滲漏引發敏感或二次齲齒
- 患者舒適度下降,影響滿意度
- 最終修復體精準度下降,延長治療流程
二、五大臨時牙冠材料比較表
材料類型 | 操作/固化時間 | 抗壓強度 (MPa) | 優點 | 缺點 | 適用情境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自凝丙烯酸樹脂 Self-cure Acrylic Resin |
初凝 5–7 分鐘 完全固化 15–20 分鐘 |
80–100 | 成本低 易於調色與修整 |
聚合收縮大 潮熱感較強 耐磨性差 |
短期(1–2 週)、預算有限 |
光固化複合樹脂 Light-cure Composite Resin |
每面照光 20–40 秒 | 120–150 | 立即固化 邊緣密合佳 強度高 |
需光固化機 成本較高 彈性較低 |
高美觀需求、邊緣嚴密 |
雙丙烯酸樹脂 Bis-acryl Resin |
初凝 2–3 分鐘 完全固化 5–7 分鐘 |
90–120 | 收縮率低 (<1.5%) 生物相容高 操作簡便 |
成本較高 調色有限 |
中期(2–4 週)、敏感患者 |
聚碳酸酯冠 Polycarbonate Crown |
預製即裝即用 | 60–80 | 緊急即用 適合兒童病例 |
密合度一般 美觀度有限 難調整 |
急診修復、乳牙短期 |
強化纖維樹脂 Fiber-reinforced Resin |
An复杂,需預備纖維 | 150–200 | 強度最高 耐磨性佳 長期可用 |
操作難度高 設備投資大 難調整 |
長期過渡(數月)、植體及全口重建 |
表中數據僅供參考,請依照具體臨床需求與廠商說明做最終決策。

三、臨床選材決策流程
-
評估使用時間:
-
<1週:自凝樹脂/聚碳酸酯
-
1-4週:雙丙烯酸/光固化樹脂
-
>1月:強化纖維樹脂
-
-
考量患者因素:
-
咬合力:重度磨牙症選高強度材料
-
美觀需求:前牙區優先光固化材料
-
過敏史:避開特定單體成分
-
-
依診所設備條件:
-
設備:光固化機/3D列印機/CAD/CAM
-
四、2025 年最新材料趨勢
- 數位臨時冠 (CAD/CAM 切削樹脂塊):精度高、成本高,適合全口重建。
- 改良型雙丙烯酸:收縮率<0.8%、操作時間延長、彈性模量更接近牙本質。
- 抗菌樹脂:添加氯己定等成分,減少邊緣微滲漏,適合高齲風險患者。
- 厚度原則:咬合面 ≥1.0mm、軸面 ≥0.8mm、邊緣圓鈍無菲邊。
- 粘接技巧:清潔去除暫封材,控制濕度,選擇合適臨時粘接劑。
- 咬合調整:裝戴後立即調整,48 小時複查,注意側方運動。
**結語:**沒有最完美的材料,只有最適合的選擇。牙醫師應根據臨床需求、患者因素及診所條件,靈活備齊 2–3 種主流材料,並持續參與材料應用研討,才能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過渡修復方案。
延伸閱讀推薦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