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為什麼牙科樹脂會有硬度變化?揭開溫度對樹脂流動性的影響
在臨床使用牙科樹脂(Dental Resin)時,許多醫師可能曾經遇過樹脂「今天比較硬」、「昨天擠得比較順」這類現象。這其實並非品質問題,而是樹脂材料隨溫度變化自然產生的物理反應。
樹脂硬度變化是正常現象
牙科用樹脂多為光固化或自凝型高分子材料,具備明顯的熱敏感性。無論是自黏型樹脂水門汀、臨時假牙製作用的樹脂材料,或是流動性補綴用樹脂,其硬度與流動性都會隨環境溫度變化而有所不同:
-
氣溫較低時:樹脂會變得較為黏稠、擠出手感偏硬。這種情況在熱帶地區的冷氣空間中尤為常見,即使外部氣候溫暖,長時間空調環境也可能導致樹脂溫度過低。
-
氣溫較高時:樹脂流動性提升、手感偏軟,擠出操作相對順暢。
這些變化為材料物理性質的正常反應,並非瑕疵或品質問題。只要材料能正常擠出並固化,即不影響臨床使用效果。

不影響固化與功能表現
儘管手感會有所變化,但只要樹脂能正常擠出並完成固化反應,就不會影響臨床使用的功能,包括:
- 黏著強度
- 邊緣密合度
- 固化後的穩定性與生物相容性
若擔心氣溫過低導致擠出困難,可考慮在室溫下先將樹脂放置於 23–25°C 的環境中回溫後再使用 (也可額外採購樹脂加溫器),會更順手。
小結:硬或軟,不等於好壞
在牙科診所日常操作中,醫師對材料的「手感」常有高度敏感度。但我們提醒:硬度變化並非產品問題,而是隨溫度變化的正常反應。不論品牌與型號,這都是樹脂類產品的共通現象。
若診所儲存環境較低(冷氣房),或材料使用前未恢復至理想操作溫度,可能導致樹脂變硬、擠出困難、黏性下降等情況。此時建議診所可考慮添購樹脂加溫器,將材料加溫至約 37℃ 操作溫度,不僅可提升流動性與操作性,也有助於穩定臨床使用。
參考文獻
- 預熱可降低黏稠度、提升操作性:23 °C 預熱至 54 °C,黏稠度可下降 30–82%。
Viscosity and stickiness of dental resin composit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. - 不同黏度樹脂對溫度敏感度不同:高黏度(packable)受熱變化較大;低黏度(flowable)較小。
Viscosity and stickiness of dental resin composit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. - 升溫降低填充壓力與黏度:37 °C 較 23 °C 需要更小的填充壓力。
Effect of filler size and temperature on packing stress and viscosity of resin-based composites. - 預熱提高轉化率與邊緣密合:加熱可提升聚合效率與固化後微硬度。
Preheating of resin composites: a systematic review. - 低溫儲存會降低轉化率與微硬度:使用前應回溫。
Effect of shelf-storage temperature on degree of conversion and microhardness of resin composites. - 高溫處理可降低黏度、利於清除:55 °C 提高樹脂流動性,清除更容易。
Effect of increased temperature on resin removal efficiency for aligner cleaning. - 基礎物理:多數液體溫度上升黏度下降,適用於樹脂系統。
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viscosit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