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活髓治療 VPT 技術的進步與未來趨勢
活髓治療(Vital Pulp Therapy, VPT)目的在保留可存活的牙髓並恢復其功能。範疇包含間接/直接覆髓(IPC/DPC)、部分牙髓切除(Partial pulpotomy)與全髓切除(Full pulpotomy)。隨著鈣矽酸鹽系水硬性材料與放大設備普及,VPT 在可逆與部分不可逆牙髓炎的成熟恆牙中皆展現高成功率。
材料更新:從 MTA 到新一代 Bioceramic Putty/Sealer
- 鈣矽酸鹽系(Hydraulic Calcium Silicate Cements;MTA、Bioceramic Putty):促進生物活性(釋放 Ca2+、提升 pH、誘導礦化)、密封性佳、抗溶解性佳。
- 顯影劑與變色:含 Bi2O3 配方(早期 MTA)在前牙/薄牙本質區有較高色變風險;採 ZrO2 或 Ta2O5 作顯影的新一代 Bioceramic Putty 顯著降低色變。
- 生物活性玻璃(Bioactive glass):屬生物陶瓷一員,具成礦潛力,但臨床 VPT 主流仍以鈣矽酸鹽系為首選。
臨床證據(濃縮)
- 直接覆髓 / 部分髓切(齲源暴髓):多項 RCT/系統性回顧顯示以鈣矽酸鹽做覆髓/部分髓切,1–2 年成功率多落在 80–95%;全髓切除於症狀性不可逆髓炎的成熟恆牙也有高達約 80–90%的中短期成功率。
- 影響關鍵:快速且完整的止血、無菌隔離(橡皮障)與確實封閉(無微漏)對結局影響最大。
* 成功率會因診斷準確度、出血控制、封閉品質與追蹤標準不同而異;請以院內 SOP 與近年文獻為準。
適應症 / 禁忌概覽
臨床情境 | 建議 VPT 方案 | 關鍵判斷 |
---|---|---|
齲源暴髓、無自發痛 / 冷熱痛短暫 | 直接覆髓(DPC)或部分髓切(Partial pulpotomy) | 2–10 分鐘內可達穩定止血;出血色澤鮮紅、無化膿 |
症狀性不可逆髓炎(但牙髓仍有活性) | 部分/全髓切(以鈣矽酸鹽覆蓋) | 去除發炎髓後可達止血;術後需即時緊密封閉 |
創傷性暴髓、年輕恆牙 | 部分髓切(Cvek pulpotomy) | 保留活髓以維持根發育與壁厚 |
疑似壞死、窩溝膿/瘻管、廣泛根尖病灶 | 不建議 VPT;考慮 RCT 或其他方案 | 活性不足或感染擴散,VPT 預後差 |
標準化術式(要點版 SOP)
- 診斷與說明:明確疼痛史、活髓測試、影像評估;與患者溝通 VPT 與 RCT 差異與可能轉介。
- 隔離:全程橡皮障;以 NaOCl 1–3% 消毒術野。
- 齲切與暴髓面整備:低速水冷;避免污染擴大。
- 部分/全髓去除(視情況):無菌新鑽頭或鋒利器械。
- 止血:NaOCl 濕棉球/微刷輕壓,2–10 分內達穩定止血為宜;持續滲血→再去除受累髓。
- 材料放置:MTA/Biodentine/新型 Bioceramic Putty 覆蓋 ~2–3 mm;避免汙染軟組織。
- 即時封閉:上覆樹脂黏著修復(建議同次完成);前牙有美觀需求者優先選用非 Bi2O3配方。
- 紀錄:出血時間、材料批號、修復材、影像與患者衛教。
止血與判斷小抄
- 快速止血=炎症範圍有限,預後較佳;止血困難=應再修剪髓組織或改變治療計畫。
- 避免使用凝血酸等會干擾表面成礦/封閉的藥劑。
追蹤與成功判準
- 主觀:無自發痛、咀嚼無不適。
- 客觀:冷測適度反應、無叩痛;X 光/CBCT 顯示根尖無持續擴大,可能見修復性牙本質形成。
- 時點:6 週、3–6 個月、12 個月,之後每年;任何症狀或影像惡化即評估轉 RCT。
風險管控與常見失敗
- 封閉不良/微漏 → 二期感染;務必同次完成緊密修復。
- 誤判活性 → 反覆疼痛;回診評估必要時轉根管治療。
- 色變顧慮(前牙)→ 選用 ZrO2/Ta2O5 顯影材料的 bioceramic。
新興趨勢
- 生物調控:生長因子/PRF 與幹細胞微環境優化。
- 3D 結構:可印製支架作為再生載體的前臨床探索。
- AI 協助:風險分層、影像判讀與預後預測輔助。
代表性文獻(選錄)
- Gandolfi MG, et al. Int Endod J. 2016. 鈣矽酸鹽材料物性與臨床應用。
- Friedman S, et al. J Endod. 2019. 生物活性玻璃於髓治療之回顧。
- Iohara K, et al. Stem Cells Dev. 2013. 幹細胞介導之髓組織再生。
- Yang F, et al. Biomaterials. 2020. 3D 列印於髓再生複合體構築。
- Schwendicke F, et al. J Dent Res. 2020. AI 在牙髓病學之應用。
免責聲明:本文供牙科專業人員學術交流之用,非個別醫療建議。臨床決策請依患者狀況、院內 SOP 與最新指引調整。
相關閱讀: 選擇顯微根管牙挖的三大理由:提高治療成功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