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選擇滅菌包裝與 Class B 高溫高壓消毒鍋,確保醫療器械長期保持無菌(實務更新)
滅菌包裝(sterilization packaging)與 Class B 小型高壓蒸氣滅菌鍋是診所無菌鏈的核心。本文用精簡表格與 SOP,帶你掌握:包裝選型、Class B 的優勢與週邊測試、滅菌後可保存多久(事件導向無菌觀),以及日常 QA / 風險管控 要點。
滅菌包裝怎麼選?(適應症、優缺點與保存策略)
包裝型式 | 相容滅菌法 | 優點 | 風險 / 注意 | 保存策略(範例)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紙塑滅菌袋 / 卷 | 蒸氣(Steam)、環氧乙烷(EtO)等 | 可視內容物、標記方便、單件管理佳;雙面材質利於穿透與乾燥 | 封口寬度不足、過滿或捲折會致濕包;須用醫療級封口機或自黏袋正確壓合 | 直立存放、防壓折;多採 事件導向無菌(見下),院規多訂 3–12 個月僅作庫存管理 |
CSR / 不織布包布(單/雙層) | 蒸氣、EtO | 可打包成組,穿透性好;雙層可提供更佳屏障 | 包法需訓練;膠帶需 化學指示膠帶;潮濕環境易受影響 | 置通風乾燥櫥櫃,離地離壁;依院規訂保存期(常見 1–6 個月) |
剛性容器(含濾片 / 閥) | 蒸氣(符合供應商指示) | 防護性最佳、抗壓抗撕裂、堆疊安全 | 需檢查濾片完整與密封;較高初期成本與保養需求 | 事件導向無菌(容器完好、濾片合格可視為持續無菌);依院規設上限 |
重點:外部貼 Class 1 化學指示(辨識通過滅菌流程),包內置 Class 4/5 多變數/整合指示(監控包內條件)。標示「日期、批次/載物號、操作者、鍋號、內容物」。
什麼是 Class B?為什麼診所更需要它?
- 定義(EN 13060):Class B 具「分段預真空(fractionated pre-vacuum)」與乾燥,能確保蒸氣穿透包裹、孔隙與中空器械(Type A/B hollow)。
- 對比:Class N 無真空(僅適用實心、未包裹器械);Class S 為製造商定義的特定應用範圍。
- 常用循環:134 °C 預真空 3–5 分鐘(包裹負載);121 °C 15–30 分鐘(耐熱但材質限制之器械)。以機型核准循環為準。
- 水與乾燥:使用去離子/蒸餾水;循環結束須達「乾」—包內無濕痕,否則視為污染事件。
滅菌後可以「放多久」?——採 事件導向無菌(Event-Related Sterility, ERS)
國際趨勢採 ERS:只要包裝完好、乾燥、密封未破、存放環境合規,理論上可持續保持無菌,直到「事件」發生(如潮濕、破損、開封、跌落污染、濾片失效等)。
- 院規常見上限(僅供擬定 SOP 參考):紙塑袋 3–12 個月、CSR 包布 1–6 個月、剛性容器(濾片合格)可更長。
最終以院內政策與稽核要求為準。 - 存放建議:乾燥封閉櫥櫃、離地 ≥20 cm、離牆 ≥5 cm、避開流理台與直射日光;直立擺放袋裝以保封口完整。
日常 QA / QC 與稽核要點
- 每日:空載 Bowie–Dick 或真空/漏氣測試(驗證抽真空與穿透);Helix 測試(中空負載)。
- 每循環:核對物理參數(溫度/壓力/時間曲線)、外部 Class 1 指示、包內 Class 4/5 指示。
- 每週(或依院規):生物指標(BI):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;高風險/植牙載具可加嚴頻率。
- 維護:定期校正、換墊圈/濾芯/排水與水路清潔;用水電導度符合機型要求。
- 文件化:保存循環紀錄、測試結果、維護單與追溯批次。
常見錯誤與風險管控
- 濕包:裝載過密、包材過厚、乾燥不足或冷凝回潮 → 視為污染事件,需重包重滅。
- 封口不當:紙塑袋封口寬度不足/皺折;自黏袋未完全壓合;內容物頂住封口。
- 化學指示錯用:僅貼外部指示、未置內部多變數/整合指示。
- 配水錯誤:使用自來水結垢,影響加熱與感測;請用去離子/蒸餾水。
- 裝載不當:孔腔器械未打開、套件未解鎖;袋裝平躺堆壓影響乾燥。
常見問題(FAQ)
開封後又沒用到,要不要重滅?
只要一經開封即視為無菌鏈中斷,未使用亦需重新清洗、包裝與滅菌。
滅菌包裝可以重複使用嗎?
不可以。紙塑袋、包布膠帶、指示標籤等均為一次性;剛性容器則必須逐項檢查濾片/閥件合格後再用。
為什麼 Class B 對中空器械很重要?
分段預真空能排除包內與腔內空氣,讓飽和蒸氣穿透到長腔與細徑內壁—這是 Class N/S 難以可靠達成的。
結語:選對包材、用對循環、守住 ERS 與 QA 測試,才能把「可滅菌」變成「可追溯且持續無菌」。若需要我把本文轉成院內 SOP 範本或稽核清單,我可以直接幫你生成。
延伸閱讀: 消毒藥水飽和問題的原因與解決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