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管治療材料小知識:主針與輔助針的比較
EndodonticsGutta-Percha
在根管治療過程中,根管充填是關鍵一步;牙膠(gutta percha)為最常見的填充材料。 實務上「主針」與「輔助針」常被混淆。以下以臨床角度整理兩者差異與搭配原則。
主針(Master Cone)
- 尺寸匹配根管銼:與最後成形的工作銼一致,確保貼合與長度控制。
- 錐度設計:常見 0.04 / 0.06 錐度,或依系統(如 ProTaper、Reciproc)對應專用主針,降低微縫。
- 臨床定位:負責根管主要封閉,通常與封閉劑(sealer)併用以提升密封性。
輔助針(Accessory Cone)
- 尺寸較小:用於補足主針周邊空隙,特別適合側向壓縮技術。
- 數量可多:依根管形態逐支補入,對不規則根管尤為關鍵。
- 臨床定位:與主針與封閉劑共同完成致密封閉,降低微滲漏。
主針 vs 輔助針:快速比較
特性 | 主針 | 輔助針 |
---|---|---|
功能 | 根管主要充填材料 | 填補主針旁的空隙 |
尺寸 | 匹配最後成形之根管銼(file) | 比主針更細 |
使用方式 | 置於根管、與封閉劑併用 | 多支逐次加入,常見於側向壓縮 |
數量 | 通常 1 支 | 依需求 1–數支 |
錐度 | 較大(如 0.04 / 0.06;或系統對應) | 通常較小 |
臨床建議
- 選主針先確認 tug-back:測試貼合度與工作長度,確保尖端定位穩定。
- 不規則根管:主針到位後,視空隙以輔助針分段補入,配合側向壓縮提升緻密度。
- 封閉劑相容性:依材質(環氧樹脂、生物陶瓷)選擇相容系統,降低微滲漏風險。
延伸閱讀: 提升根管治療成功率:生物陶瓷材料的最新進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