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常見持針器問題及解決方法
持針器是手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器械,無論是在牙科手術、微創手術還是其他醫療操作中,都起到固定針線的重要作用。然而,頻繁使用及高壓消毒環境可能導致一系列問題。本文將探討常見問題、產生原因及解決方法,幫助延長器械壽命並提高操作效率。
一、持針器的常見問題
1. 鉸鏈(註1:)鬆動或卡頓
鉸鏈是持針器的核心部件,其靈活性直接影響操作流暢度。常見問題包括鬆動或卡頓。
- 可能原因:
- 清潔時水壓過高,導致內部損耗。
- 長期未潤滑,堆積污垢或腐蝕。
- 過度施力造成金屬變形。
- 解決方法:
- 定期檢查,清洗後加醫療級潤滑劑。
- 避免過度施力,使用適當力度操作。
- 若損壞無法修復,應立即更換新器械。
2. 前端夾持力不足
長期使用或夾持不合規格的針,可能導致夾持力不足。
- 可能原因:
- 夾持不適尺寸的手術針,導致前端變形或磨損。
- 清潔時使用金屬刷,損傷表面。
- 錯誤滅菌方式導致材料老化。
- 解決方法:
- 檢查前端是否能穩定夾持針。
- 選擇符合設計標準的針。
- 使用柔軟刷具清潔,避免損傷前端。
3. 表面腐蝕或生鏽
雖然多數持針器由不銹鋼或合金製成,但清潔不當仍可能導致腐蝕。
- 可能原因:
- 使用含礦物質或鹽分的水清潔。
- 滅菌後未徹底烘乾。
- 存放於潮濕環境。
- 解決方法:
- 使用蒸餾水清潔與滅菌。
- 滅菌後立即烘乾並存放於乾燥環境。
- 輕微腐蝕可用醫療專用去氧化劑處理。
4. 前端變形或“開花”
夾持不合尺寸的針,可能導致前端變形或“開花”現象。
- 可能原因:
- 夾持過粗或過細的針,超出設計承載能力。
- 過度施力操作。
- 長期高壓環境導致金屬疲勞。
- 解決方法:
- 選擇適合規格的持針器。
- 醫護人員培訓正確操作手法。
- 前端變形時應及時更換。
二、延長持針器使用壽命的最佳實踐
1. 正確清潔與消毒
- 輕拿輕放,避免損壞。
- 使用柔軟刷具和蒸餾水清潔。
- 滅菌後立即烘乾並放置於乾燥環境。
2. 定期維護
- 每季度檢查鉸鏈靈活性及前端夾持力。
- 對鉸鏈部位定期添加潤滑劑。
3. 正確存放
- 使用專用存放盒,避免器械碰撞。
- 存放於乾燥通風環境,避免潮濕。
結語
正確的清潔、維護與操作,是延長持針器壽命的關鍵。醫護人員應接受適當培訓並定期檢查器械,以保證診療品質。如需更多建議或解決方案,歡迎聯繫我們。
註1: 在持針器中,鉸鏈指的是器械中間的關節部分,也就是兩個握柄交叉的地方,用來實現開合動作的機制。鉸鏈的結構通常包含以下特點:
-
功能:
- 支持握柄的靈活開合,確保醫師在操作時能平穩控制針線。
- 提供穩定的夾持力,讓前端能牢固抓住手術針。
-
設計:
- 鉸鏈的結構設計通常為鉚釘結構或螺栓結構。
- 高品質的持針器使用精密加工的鉸鏈,以降低操作時的摩擦,保證流暢性。
-
易損性:
- 鉸鏈部分最容易因長期使用、清潔不當或施力過度而出現鬆動或卡頓的問題。
- 經常需要添加潤滑劑以防止磨損或生鏽。
正確保養鉸鏈是延長持針器使用壽命的關鍵之一。
內容問題? 歡迎聯繫我們!
相關閱讀
請點擊連結
「選擇合適規格的持針器,請參考詳細指南。」